大连神秘的肠道微生态
——
神秘的肠道微生态
随着益生菌的大量普及,相信很多人对“肠道微生态”、“肠道菌群”这些名词也不再陌生,但却总觉得“肠道微生态”功能强大、非常神秘。那么,这神秘的“肠道微生态”究竟是什么呢?
“肠道微生态”其实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:肠道菌群、肠粘膜上皮组织和肠道粘膜免疫系统,它们共同组成了肠道的粘膜屏障,而肠道菌群在其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。
肠道的黏膜屏障不仅是防止和治疗“跑肚拉稀”、便秘、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,肠道微生态系统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
首先,它是阻止致病菌和内毒素进入人体其他器官系统的防护墙;
其次,它参与营养物质的转化、吸收和运输任务;
另外,还参与了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,使人保持健康状态。
由此看来,“肠道微生态”不仅与一些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,其失调或者紊乱,还会导致一些消化道之外的疾病的发生。
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
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变化,特别是肠道菌群的变化,会改变食物中一些物质的消化、吸收和分解,这些产物进入血液循环,引起血中胆固醇和血小板的变化,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。与动脉粥样硬化最相关的疾病就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.
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
200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,3周龄儿童粪便里高浓度的厌氧菌,和日后的哮喘和其他肺部疾病发作有关。提示过敏性哮喘的发生机制与肠道菌群中的某些菌属有关,从而影响血液中某些与过敏、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活性。
肾脏疾病
一些晚期肾病患者的肠粘膜屏障会受到损害,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菌群位移、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引起全身性的炎性反应;同时也会产生具有肾脏毒性的代谢产物,这些都与肠道菌群有关。
肥胖、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
科学家们发现:在遗传和能量摄入相同的情况下,有些人会产生肥胖、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现象,而另一些人不会。究其原因,发现肠道微生态环境的不同在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,肥胖者的肠道菌群里拟杆菌门种类减少,而硬壁菌门种类增多。
神经精神类疾病
肠道正常微生物影响着大脑的发育和功能,可以影响行为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。科学家们发现,一些罹患自闭症的儿童常伴随腹泻、便秘和腹痛等胃肠道症状,以及易怒、攻击行为和睡眠障碍等,而短期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改善他们这些异常行为。
除此之外,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、类风湿关节炎、湿疹等疾病也与肠道微生态系统有关。由此可见,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系统疾病,而益生菌便是主力军。